采集标本的要求
1.标本单株选择
从同种众多单株中,应选择生长正常,幼教植物标本,无病虫害,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。力求有花有果(裸子植物有球花、球果)及种子。
草本植物要挖出根,植株高的可以反复折叠或取代表性的上、中、下3段。一次采不全,应记下目标,植物入油标本,以备下次再采。
如果是供教学、科研用的标本就要精细一些了。即使是同一种植物,也要考虑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个体。比如说同一种植物会有的异性叶(比如构树就有缺刻状分裂的和心状卵形的两种不同形态的叶片)、雌雄异株等等都要做成不同的标本以便于教学示范。
2.采集步骤
按预定目标,选择合要求的单株,剪取具代表性枝条25~30cm(中部偏上枝条为宜),依次完成下列步骤:
(1)初步修整。如去掉部分枝、叶,留下分枝及叶柄一部分。
(2)挂上标签,填上编号等(一律用铅笔。下同)。标准的采集签应包括采集号
采集时间、年 月 日、采集者、采集地点。
(3)填写野外记录。注意与标签编号一致,南通植物标本,标准的野外记录应包括采集号
采集时间、年 月 日、采集者、采集地点、海拔高度、树高、胸高直径、树皮、树枝叶、花、果、习性、生态环境、用途、俗名、正名、学名、科名、备考。当然实际操作也未必要填这么多的,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填写。
(4)暂放塑料采集袋中,待到一定量时,集中压于标本夹中。
(5)采集中应注意同株至少采两份,用相同的采集号标记。如有的植物需要开花结果后再采,应记下所选单株座标方位,留以标记。同种不同地点的植物应另行编号。散落物(叶、种子、苞片等)装另备小纸袋中,并与所属枝条同号记载,影像记录与枝条所属单株同号记载。有些不便压在标本夹中的肉质叶、大型果、树皮等可另放,但注意均应挂签,编号与枝相同。
(6)注意有毒性、易过敏种类。如蝎子草、漆树等,应慎重。大戟科、毛艮科等等都是比较**的毒科。当然,在野外也不要乱尝试没吃过的植物。
(7)注意爱护资源,尤其是稀有种类。这个不用多说了吧,破坏环境和资源可不好。
标本的压制
整理好的标本逐份夹入标本夹中。具体方法如下:打开标本夹,有绳的一扇平放着做底,上面放5张吸水草纸,然后放入**份标本,再盖上两三层吸水纸,以后每放一标本就盖两三层吸水纸,这样反复到最后一份,再盖几张吸水纸,真实植物标本,然后将另一扇夹板放在上面,尽量压紧标本绑牢夹板。
标本的换纸
换纸关系到标本质量的好坏,换纸越勤,标本干得越快,原色就保存得越好。标本压入标本夹后的头两三天。每天换纸2-3次,以后可每一两天换一次纸。每次换下来的潮湿纸,要及时晒干或烘干,以供继续使用:**次换纸时,要用镊子整理每一朵花,每一片叶,凡是有折叠的部分都要展开。换纸过程中脱落的叶、花、果以及蕨类植物的孢子、鳞毛等都应仔细装入纸袋,编上统一号码,单独存放。